培優師資班班對等 強化硬件校校完善
  本報訊 (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丁海平 李中華)隨著百裡大同礦區的雲岡溝和口泉溝近百座煤礦整合升級,分佈在兩條溝內的近20萬礦山棚戶區居民也迎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。住高樓、坐班車、跳廣場舞,在習慣城市生活中,這幾年最讓他們欣慰的是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。
  恆安一中,一所嶄新的學校,坐落在恆安新區(當地人稱棚戶區)的中心地帶,這所2009年建成的學校,如今的在校生已達5700人。在記者眼中,無論從學校的硬件還是師資力量,都是響噹噹的。但在當地人看來,恆安二中、大同八中等其他區域內的5所中學與恆安一中相當。特別是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,幾所學校的辦學條件在全大同市也是響噹噹。
  已經退休的老礦工王思富,是恆安新區的新居民。兒女都是煤礦工人,老人現在的主要任務,就是接孫子和外甥女上下學。老人說:“孫子2013年上初中,按學區上的,2014年外甥女上小學按學區上的,都是好學校、好老師,沒找人、沒花錢,相比原先爭著搶著進‘好學校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。我是同煤的老職工,大同礦區可是給我們辦了件好事情。”
  早在2008年,大同礦區一次性接收了主要分佈在雲岡、口泉兩條溝的同煤集團及大同水泥集糰子弟學校66所,成為大同市乃至全省的教育大區。隨著國家棚戶區、沉陷區兩區改造的推進,該區的教育分佈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,如何合理佈局、優化教育資源,使全區人民都能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?大同礦區在恆安新區先後開辦了12所中小學,並陸續對部分“空殼”和難以維持的學校進行了撤銷合併,通過調整學區,基本實現了近60萬礦工兒女就近入學且人人公平的要求。同時,該區大力規範辦學行為,全面推進陽光招生,堅持學生均衡編班、教師均衡配置管理,力推教育均衡發展惠澤每一個家庭。
  2013年,該區教育投入4.4億元,其中投入6436萬元打造完成示範高中、示範初中、示範小學各1所,示範幼兒園2所,標準化幼兒園5所。2014年,投資1272.69萬元為新泉中學新建了教學樓,投資1341.6萬元完成10所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任務,投資1067.58萬元為新勝一小、和瑞二小等6所學校新建了運動場,基本達到了強化硬件校校完善。
  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教育可持續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,該區先後7次分批次組織校長、教師及教育管理人員赴太谷、靈石等管理和課改成效顯著的學校考察、學習、觀摩,並邀請教育部教師綜合素質培訓項目的專家進行講座,又全面啟動名師培養“紅燭計劃”,通過3年時間培養,打造涵蓋中小學所有學科的學者型、專家型教師已達1000人以上,成為全市的教育強區。  (原標題:大同礦區教育均衡發展惠澤礦山兒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u88vums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